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范文精选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范文第1篇

“十五”以来,在党工委、管委会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社会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5年内陆续建成了国家火炬计划“三药”科技产业基地和常州软件园,以及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2家,高新技术产品198只,软件企业34家,软件产品119只;年专利申请从96件增加到429件,年均增长约34.9%;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3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

今后三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建设创新型高新区为目标,推动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创新,加快形成全区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布局,为顺利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突出重点,确定目标,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我们将着重构建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三大平台,以软件、“三药”、动漫特色产业基地,电子工业园、环保产业园、滨江工业园、出口加工区等专题园区及特色乡镇为重要载体,努力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我们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产业和“三药”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龙头骨干企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08年,软件产业销售额达到40亿元,“三药”产业基地企业销售额达到80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

二、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1、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试点工作。一是选择自主创新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进行创新试点工作,提供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技术标准建立、管理体系认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加快企业技术升级与改造,将市场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二是组织一批重大高新技术实施产业化,争取实施jn型高效一体净水器、天然,纳米凹凸棒土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及应用等30项重点科技攻关,培育高效太阳能光电效应玻璃等13项重点新产品开发,组织实施高精度铜带铸轧生产工艺及装备产业化项目等8项重大成果转化。

2、继续推进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以三井分部为试点,将创业中心的品牌服务向外延伸,建立新的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拓展空间,扩大孵化面积。积极探索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和机制,在新兴和主导产业中选取一批最具成长潜力的在孵企业进行资源聚焦,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在“孵小”的同时更注重“扶强”,为孵化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进行深度孵化,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共建、共享、共同受益”的理念,建立“公共数据,公共享有;自有数据,有限共享;专有数据,有偿返还”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单位及个人对提供设备、数据和资料的积极性。以各孵化主体或开发主体为依托,引进和组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不定期交流、及时跟踪等方式,努力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创造多赢局面,为孵化企业和创业企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商业环境和发展平台。到2008年创业中心孵化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引进科技创业企业150家,其中留学生企业25家,在孵企业总数达300家以上,毕业企业占孵化企业总数的10%以上;引进研发机构10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和产品检测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5家。

3、精心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针对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照国家政策,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进行扶持;利用好已出台的对科研机构的扶持政策,采用整体引进、政府扶持、企业投入、多方共建等方式,重点引进和建设好大型“三药”创制研发平台等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研发中心,组建具有区域产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支撑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张、增强高新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平台。加快“三药”企业孵化器,软件公共测试平台,面向主导产业的产品检测、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交易活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08年引进研发机构10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和产品检测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5家。

4、努力强化科技交流与合作。以欧美、日本、俄罗斯为重点,广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区与俄罗斯及其它独联体国家在制造业、装备工业等领域的合作优势,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建研发机构,联合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积极探索与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新途径,努力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利用好现有的两院两校合作关系、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及其他政府产学研平台,大力吸引国内高新技术成果到我区转化,强化我区自主创新能力。三年累计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项,组织重大产学研活动10次,签订合作协议80项。

5、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一是推进“三药”专利战略分析平台与重点骨干企业的结合。围绕重点企业的新品开发提供国内外已有专利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并将成功的经验向其它“三药”类企业推广。不断创造条件,在区内其它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专利数据库,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即时跟踪最前沿的技术,规避科技创新的风险,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加强乡镇专利试点工作。在科技基础扎实的三井、汽车及零配件和工具等产业特色明显的孟河和西夏墅等乡镇,强化专利申请和保护,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三年内,全区实施专利转化项目500件。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实施高效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加强对我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和产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转化,争创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认真实施《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纲要》,重点加强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科技型企业,推动全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形成一批功能比较齐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切实使之成为科技与企业的桥梁,政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纽带;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技术、信息的提供渠道,为全区的自主创新提供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形成一批服务全区创新工作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全区自主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创新机制,建设队伍,提高科技工作整体水平

1、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贯彻落实现有的各级优惠政策。根据《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常州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针对涉及全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标准化建设等,适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区的政策体系。

2、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组织区外的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区内企业服务,实现联动,提高我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制订软件招商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的考核机制,提高软件招商的效率,降低成本;理顺科技局系统内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加强工作的协调和目标的考核。

科技创新范文第2篇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3.2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1.5%水平的1/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在3%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忽视安全生产、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来源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能否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目内外优秀企业,以世界500强最具代表性。世界500强大致可分为两类企业: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兴行业;

另一类是在传统行业里不断开拓创新,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的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实现设施的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质量上乘的操作系统,保证最快的加工过程,生产最好的产品,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等等。它们往往拿出企业资金的6%—7%或更多,用于外出调研、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及发展新产品。安全技术的创新则紧密融合于企业的登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转变观念搞勘探,解放思想求发现”,以“创新管理和问题管理”为管理切人点,总结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等19项创新成果,取得勘探开发一系列重大突破,仅2003年就新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和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石油控制和预测储量创近年来新高,确保了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弘扬铁人精神,把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成为高科技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治理隐患,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中国石化对已建成的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开展风险评价,积极进行隐患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审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2003年隐患治理项目557项,投资10亿元,一批隐患得到治理,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关键生产装置、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大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装置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注重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中国石化对系统内首批4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进行了评估、审核和验收,示范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了开展清洁生产的正常秩序,其总体环境状况、环保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定了4项具有推广价值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加强工业用水工作的管理,强化用水考核,注重水的回用和串级使用,在生产负荷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3年工业用新鲜水量比上年下降了1%。

为向社会提供更加清洁的燃料,中国石化相继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剂、助剂和汽油清净剂及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等多项技术。中国石化于2003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汽油国家标准,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

4.3杜邦以“零”为目标

200多年前,杜邦公司仅是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制造作坊,而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杜邦是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其他公司均以杜邦为参照衡量自己;同时,杜邦在全世界也以环保著称。杜邦安全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它所坚持的十大安全信念:

(1)凡是工业意外均可避免;

(2)管理层必须对发生的意外负责;

(3)尽一切所能控制容易引起危险的工序;

(4)保持安全的工作环境,杜邦员工人人有责;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工业安全训练;

(6)管理层必须时常检查安全设施及系统;

(7)发现任何疏漏,必须立即纠正;

(8)员工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安全;

(9)安全动作产生经营效益;

(10)安全系统以人为本。

此外,永远从“零”开始是杜邦的信条。

4.4产品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

4.5加快新技术转化

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注重研究开发新技术外,还在于能够及时推行技术转化,使新技术很快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时间的缩短,为企业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5天可增加1.6%,缩短10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纯利润。而这种

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企业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提高。向技术要利润、向技术要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央企业的经济效益已得到明显改观,使得中央企业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安全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

另外,做好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户进人中国,187户中央企业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已多达2278个。中央企业要跻身于全球大企业之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首先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安全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5提高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建成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安全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实现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必须率先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

5.1安全科技创新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

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优惠力度,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5.2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5.3中央企业应发挥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

建立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央企业应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

5.4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推广我国围绕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已经制定出台了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支持。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1万余家科研行业单位中,有3000家为企业单位,占33%,企业比重不高。表明除国家办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单位外,还有部分科技机构游离于市场之外。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实现中央企业安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方法途径、科学技术和安全文化“五个创新”。开展重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对于能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的科技成果,采用召开推广会、成果展览、科技成果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广。

[摘要]中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央企业的安全状况,代表了国家形象,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所能够达到的最好水平。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各方面具有极为有利的优越条件,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笔者首先分析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指出目前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列举中石油、中石化、杜邦等世界500强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央企业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4点建议。

科技创新范文第3篇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

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建设。

其次,是政策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的具体行为步骤程序,不同的政策体系对科技创新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它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科技创新的手段。在政策环境中对区域科技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制定和落实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人才流动、技术市场、技术奖励、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规定等;法律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体系,是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运动的原则和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创新主体经营行为和方式。法律制度环境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的有关立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第三是基础环境,科技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地区创新的各种要素流动的载体,能够构成技术创新活动的知识、技术支撑条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它包括各类社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电话、互联网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第四是市场环境,市场是创新主体生态的基本环境,对创新的约束是通过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结构进行的,在推动知识与技术的转移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市场组成与市场需求组成,具体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技术市场的交易活动和金融服务构成的科技创新市场,科技创新需求则是由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固定投资增长率决定的。

第五是人文环境,一种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氛围既包含了对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又包含了对人的自我实现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观念意识、舆论导向和行为准则。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是由科技创新氛围和科技创新人才两部分构成的。

通过对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构建了评价科技创新环境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德尔菲法取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这个过程也就是对科技创新总体环境中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进行排序。我们以此为基础再总结提炼出进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3.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

1)确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其核心是促进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由企业来承担一般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任务,从机制上为企业营造一个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良好的创新环境,确保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2)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弱化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政府职权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为了创新活动的自由展开和科技创新制度更有效地运行,政府的责任定位于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制度和措施来提供平台和空间上,即对科技创新活动实行宏观调控。

3)制定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和区域特点的科技政策体系。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时,应吸收科技、经济、教育等各系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参与,在兼顾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多方利益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协调,相对平衡,逐步融合,最终制定出更为科学、更为中立的政策,也只有这样的政策才能保证参与创新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得到均衡,才有利于提高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

科技创新范文第4篇

“十五”以来,在党工委、管委会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社会科技投入稳步增长,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5年内陆续建成了国家火炬计划“三药”科技产业基地和常州软件园,以及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成部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累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2家,高新技术产品198只,软件企业34家,软件产品119只;年专利申请从96件增加到429件,年均增长约34.9%;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3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

今后三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建设创新型高新区为目标,推动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创新,加快形成全区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布局,为顺利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突出重点,确定目标,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我们将着重构建技术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三大平台,以软件、“三药”、动漫特色产业基地,电子工业园、环保产业园、滨江工业园、出口加工区等专题园区及特色乡镇为重要载体,努力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形成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我们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产业和“三药”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龙头骨干企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08年,软件产业销售额达到40亿元,“三药”产业基地企业销售额达到80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9%。

二、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1、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试点工作。一是选择自主创新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进行创新试点工作,提供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技术标准建立、管理体系认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等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加快企业技术升级与改造,将市场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二是组织一批重大高新技术实施产业化,争取实施jn型高效一体净水器、天然,纳米凹凸棒土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及应用等30项重点科技攻关,培育高效太阳能光电效应玻璃等13项重点新产品开发,组织实施高精度铜带铸轧生产工艺及装备产业化项目等8项重大成果转化。

2、继续推进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以三井分部为试点,将创业中心的品牌服务向外延伸,建立新的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拓展空间,扩大孵化面积。积极探索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有效形式和机制,在新兴和主导产业中选取一批最具成长潜力的在孵企业进行资源聚焦,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企业,在“孵小”的同时更注重“扶强”,为孵化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进行深度孵化,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和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共建、共享、共同受益”的理念,建立“公共数据,公共享有;自有数据,有限共享;专有数据,有偿返还”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单位及个人对提供设备、数据和资料的积极性。以各孵化主体或开发主体为依托,引进和组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不定期交流、及时跟踪等方式,努力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创造多赢局面,为孵化企业和创业企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商业环境和发展平台。到2008年创业中心孵化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引进科技创业企业150家,其中留学生企业25家,在孵企业总数达300家以上,毕业企业占孵化企业总数的10%以上;引进研发机构10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和产品检测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5家。

3、精心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针对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照国家政策,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进行扶持;利用好已出台的对科研机构的扶持政策,采用整体引进、政府扶持、企业投入、多方共建等方式,重点引进和建设好大型“三药”创制研发平台等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研发中心,组建具有区域产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支撑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张、增强高新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平台。加快“三药”企业孵化器,软件公共测试平台,面向主导产业的产品检测、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交易活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到2008年引进研发机构10家、国内外权威认证机构和产品检测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5家。

4、努力强化科技交流与合作。以欧美、日本、俄罗斯为重点,广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区与俄罗斯及其它独联体国家在制造业、装备工业等领域的合作优势,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建研发机构,联合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积极探索与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合作的新途径,努力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利用好现有的两院两校合作关系、清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及其他政府产学研平台,大力吸引国内高新技术成果到我区转化,强化我区自主创新能力。三年累计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项,组织重大产学研活动10次,签订合作协议80项。

5、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一是推进“三药”专利战略分析平台与重点骨干企业的结合。围绕重点企业的新品开发提供国内外已有专利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并将成功的经验向其它“三药”类企业推广。不断创造条件,在区内其它重点行业和领域建立专利数据库,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即时跟踪最前沿的技术,规避科技创新的风险,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加强乡镇专利试点工作。在科技基础扎实的三井、汽车及零配件和工具等产业特色明显的孟河和西夏墅等乡镇,强化专利申请和保护,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三年内,全区实施专利转化项目500件。三是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实施高效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加强对我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和产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转化,争创名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认真实施《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纲要》,重点加强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科技型企业,推动全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形成一批功能比较齐全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切实使之成为科技与企业的桥梁,政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纽带;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技术、信息的提供渠道,为全区的自主创新提供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形成一批服务全区创新工作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全区自主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创新机制,建设队伍,提高科技工作整体水平

1、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贯彻落实现有的各级优惠政策。根据《常州高新区党工委、常州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针对涉及全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标准化建设等,适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区的政策体系。

2、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积极组织区外的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区内企业服务,实现联动,提高我区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制订软件招商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的考核机制,提高软件招商的效率,降低成本;理顺科技局系统内各部门的职能分工,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加强工作的协调和目标的考核。

科技创新范文第5篇

一、*年科技工作基本情况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各级领导多次到市科技局调研,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工作,提出新时期科技工作思路和对策,及时解决科技创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年7月11目,市委副书记、市长*到市科技局调研,听取了市科技局局长吴红坚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市科技局近年来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市科技局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兴农、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对全市科技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同时到市科技局调研,具体指导工作。正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的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的建设。12月19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市科学技术大会,贯彻落实全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总结*年以来我市科技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科技创新工作。同时表彰奖励获得*-*年度*市专利奖的单位和个人,会上还印发了《*市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行动纲要》(讨论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少春出席并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市领导还有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人大副主任*等。市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专利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委书记或县(市、区)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和发改局、经贸局、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以及获得*-*年度*市专利奖的代表,各部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等200多人出席会议。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同志作了全市科技工作报告,*县政府、*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这次会议,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

(二)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区域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加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年,我市继续引导和扶持企业组建各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织*市飞轮脚轮制造有限公司申报组建“广东省脚轮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并获省科技厅批准。积极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新增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8家。与此同时,积极抓好现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指导、跟踪服务工作,各中心按照要求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工作,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龙头。

——进一步建设完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我局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推进*市五金刀剪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引导各分中心依托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围绕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创新中心的研发条件和能力不断提高。*年,市模具研发中心、刀剪机械研发中心等分中心的依托企业部分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发挥了积极支撑的作用。*年始,我局还积极会同市质监等部门申报组建部级五金刀剪及日用工具检验检测中心,*年已获批准组建。同时建立完善各种科技服务网络,建立了市科技成果库、市科技人才专家库等一批科技信息库。

——推进专业镇建设。一是积极组织申报省级专业镇。*年组织了阳春市圭岗镇、春湾镇和江城区岗列镇等3个镇申报省级专业镇,其中阳春市圭岗镇、春湾镇获批准成为省级专业镇。目前我市有6个省级专业镇和12个市级专业镇。二是积极抓好各级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着力推动地方政府与有关高校加强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镇创新平台,实现地方特色产业与高校技术的有效结合,专业镇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省级蚕桑专业镇——合水镇组建了蚕桑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蚕桑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信息服务,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

(三)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年,我局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通过项目带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年共组织申报了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8项,其中有1项部级项目和5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立项,获支持经费1042万元,增长16%。同时组织实施各类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1项,有效地促进了我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广泛运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在技术装备改造、工艺改进创新、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引导五金刀剪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高精尖产品,特别是一大批五金刀剪企业的研发项目获国家、省、市立项支持。加大对五金刀剪机械、热处理、刀剪材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五金刀剪产业的升级。*年,我市获得一批水平较高的科技成果,其中有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推荐了3项科技成果申报200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四)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自主创新水平逐步提高。

*年,我局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部属高校与我市优势企业的合作,提升我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取得较好的成效。

成功举办了“*年省部高校广东行·*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为了进一步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推动省部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的转化。*年10月14日,市政府和省产学研办、省科技厅联合在我市举办了“*年省部高校广东行·*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等30家省部高校、科研院所的80多位领导、专家、教授参加了洽谈会,促成高校与我市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并同日举行了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大会。这次洽谈会规格高、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得到省科技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组建了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为了进一步推进五金刀剪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前沿技术的研究和突破,提升五金刀剪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我局于*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筹备组建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经过一年来的筹备工作,*年10月14日,举行了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成立暨工作研讨会,加盟单位有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5家部属高校、科研院所和12家*市五金刀剪骨干企业。会上确定了创新联盟发展方向、重点课题、重点任务,凝炼了五金刀剪产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五金刀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成立,将有效整合高校的科技资源和我市五金刀剪行业的产业资源,建立全面、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大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有力地推动我市五金刀剪产业的发展。

促成了一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广泛联系和沟通,*年,我局分别促成了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市宝马利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市粤豪机械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机械研究院,*十八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市豪峰养殖公司与*大学等一批企业与高校、研究所的合作,一批重点科研项目获得省产学研专项立项。

积极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为引导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省产学研办在今年启动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在全国重点建设大学及部级科研机构中选派一批优秀人才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驻点企业、专业镇,帮助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我局积极配合省科技厅做好该项工作,组织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参与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已有2家企业获批准派驻科技特派员。

(五)创建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创建特色产业基地取得新突破。积极抓好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的形成,推进我市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在已创建的*产业等3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基础上,*年我市向科技部申请组建“国家火炬计划*新型功能刀剪材料设计与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年5月获科技部批准。为推动该基地的建设,提高我市五金刀剪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年10月,我市邀请科技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省科技厅的领导到*指导工作,并在第七届国际(*)刀剪博览会开幕式上为“国家火炬计划*新型功能刀剪材料设计与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授牌。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同志亲自到*指导基地建设并授牌,充分体现了科技部、省科技厅对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充分肯定。*年,吴红坚同志被科技部评为“实施国家科技计划(火炬计划)先进个人”,陈宏同志被省科技厅评为“实施广东省火炬计划先进个人”。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年我市组织了9项产品申报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其中“汽车空调层叠式蒸发器”等4项产品获省科技厅认定。至*年底,我市共有21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并且这些高新技术项目全部实施,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年初,*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和*十八子集团公司等两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1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

三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开局良好。*年,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重新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我市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年6月起,组织全市原有8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国家新的要求和标准申报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了确保申报工作取得成效,我局邀请专家到我市举办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培训班,做好高企申报的辅导工作。目前我市已有9家企业获批准,成为部级高新技术企业。

(六)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积极组织申报实施各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年组织申报省级农业科技项目42项,共有18项获省批准立项。同时新增1家省级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家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省级城镇化技术集成试点。我市还被纳入省级星火技术蚕桑产业带。

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按省科技厅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工作。8月5日,我局在阳西县组织召开了*市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现场会,布置全市农村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工作。阳西县作为试点先行一步,目前已有8个镇、19个行政村建设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配备信息员,并开展服务。其他县(市、区)也正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逐步推进该项工作。

科普工作取得新成效。认真组织开展*年“科技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举办了专题讲座、报告会、科技成果展示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送科技下乡等一系列群众性科普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6月27日,我市与省科技厅联合在阳西县上洋镇举办了“携手建设创新型*”为主题的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这是我市自2005年起连续第四年与省科技厅联合在我举行的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我局还组织了市农业局、市科协等30个市直有关单位在市人民广场举行了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技宣传咨询活动,开展科技法规宣传。积极抓好科普基地的申报和建设,在抓好现有5个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年又组织了4家企业申报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同时积极推进科普进社区活动,组织江城区城东、城北和阳春春城等3个社区申报省科普示范进社区并获批准。

(七)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促进了科技创新。

扎实推进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积极实施*市知识产权区域发展计划,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到国家和省知识产权局的充分肯定。*年,市知识产权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专利执法先进单位”,被省知识产权局评为“全省知识产权系统专利信息应用工作先进单位”,局长吴红坚同志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系统专利信息应用工作先进工作者”。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年,我局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和咨询活动,提高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抓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在省级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市职一中组织举办了1次知识产权公开教育课活动。*年我市又新增2家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二是认真落实专利资助制度,促进专利申请的提高,专利申请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957件,增长2.4%的,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继续保持粤西地区领先位置。三是加强专利技术实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年申报省级专利技术实施计划项目4项,有3项列入省专利技术实施计划。目前共有15项省级专利技术实施项目落户我市。与此同时,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年新增1家“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1家“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试点企业”。*认定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四是抓好专利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专利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及时完善、更新专利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推进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和企业建立专利信息数据库。*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十八子集团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专利数据库。五是建立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我市五金刀剪行业协会被批准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年,共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9件。4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活动,在流通领域查处专利违法行为,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六是抓好2005-*年度*市专利奖评审工作。组织开展了2005-*年度*市专利奖评审工作,评选出专利优秀奖12项,专利工作先进单位10家,优秀专利发明人5名,并在*年12月19日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举行了颁奖仪式。

(八)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机关服务形象进一步改善。

第一,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讨论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大、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和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和法律知识等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以学习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创新载体和形式,开展科技形势调研分析活动,成立了5个专题调研组开展五大专题调研活动,完成5个专题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成果应用到了科技工作中去。

第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纪律教育月活动、政务环境整治活动、领导干部述廉和民主评议工作,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性修养,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带头办实事,以高效率的工作,高水平的服务,树立了科技部门的良好形象。